找到相关内容26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明画论诗化与禅宗之关系

    引发陆九渊之不满,认为理、欲之分便是天人之分,乃强调天人合一之陆派所不赞同的,降及明代,王阳明之学说直承孟子、陆象山一系心学传统,强调“心即理”、“致良知”、“知行合一”,天理人欲不再是判然对立的云壤...

    林素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1145622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11)

    佛也有所抬头。王阳明(1472—1528)继宋代陆九渊“心即理”的命题,提倡“心外无物”、“知行合一”,发展理学新领域,只有在佛教哲学大气氛的薰陶中才能形成。至于李蛰(1527—1602)对道学的激烈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247050.html
  • 超度——飞越苦海

    「身、口、意净」,我们常说:「心净则国土净」,身不净、口不净,心能净吗?身、口、意,原为一体,修行人当心口合一,身心一致,知行合一,否则作为「依报」的国土如何清净?莫忘了如是因方能得如是果!  「是时...

    黄威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0049306.html
  • 伦理学是什么──基本概念

    的,因而是“学问”;另一方面是“实践性”的,要知行合一,知善而行善,知恶而避恶,才是伦理学的目的。  大专院校中的伦理学,属于哲学系的叫Ethics,此字源自希腊文的Ethos,其文化发展的进程是:从...

    邬昆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449843.html
  • 陈鹏释译:唯识四论(4)

      第四「修习位」,相当于菩萨修行的「修道位」。于此位,已经悟得「我法二空」、「万法唯识」的佛法真谛,更须修道以求知行合一,得究竟佛果。颂文说:  (二十九)没有思虑、没有分别、没有得失的清净智慧,是...

    陈鹏释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450004.html
  • 关于“禅”与禅宗的反思(1)

    知行合一的佛教宗派,它虽然根植于佛教,但迥异于通途佛教,甚至是对通途佛教的一种强烈反叛。它蕴酿于社会大动荡、民族大融合、文化大交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(220—589),创立、光大于国家一统、百家争鸣、文化繁荣...上的“至圆”(至玄)、修行方法上的“至简”(至易)、修证特色上的“至顿”,强调知行合一,自修自悟,适应了当时时代的思潮和国人的心性,是它得以在唐宋盛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,同时也是它在宋代后走向式微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450127.html
  • 中国国学源流

    无欲為養心之要。以陳編為糟粕。以何思何盧为極則。以勿忘勿助为本然。其學極近於禪。王陽明(名守仁。字伯安。浙江餘姚人。)提倡良知。以萬物为一體。去人欲。存天理。以至於知行合一。而其基亦始於靜坐。明代學術...

    无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4351483.html
  • 佛教的最高境界—涅槃

    知行合一,情景合一,同时谈到人类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,谈到中华文明与企业文化的重建,如何通过东方古老文化的文明,修复人类与自然、历史、社会的危机呢?   今天我们请来了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楼宇烈先生(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851719.html
  • 易哲学发展史之一嬗变——陆王心学的易哲学思想探析

    易如良知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,天理和易道都是活鲜鲜的东西,这显然是对程朱理学日益走向僵化的尖锐批评。阳明对朱熹“格物说”的反省和补救也是通过体悟的方式,其理论表述为“知行合一”说,此说即是知行一体的工夫...

    杨月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2452018.html
  • 从无我 空到达解脱(1)

    不二的,它们就如人的身心,肚子饿了,心里就会想吃东西,于是,身体便马上配合,去作饭、吃饭来喂饱肚子。事如人身,理如人心,人们身心都是合一的,因此,理事也必一如,理到事必到,事行亦必合于理,知行合一,才是...

    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1652144.html